2024年1月30日上午,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乌鲁木齐开幕,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报告经历了怎样的起草过程,有哪些突出亮点?预期目标是如何设计的?今年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民生实事等方面又有哪些新部署?针对上述问题,现通过一问一答模式对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
问: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一项法定职责,也是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形式。这份近2万字的报告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特点?
答:2023年,是我区发展史上极不寻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新疆稳定发展、情系新疆各族人民,时隔一年再次莅临新疆,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更好紧贴民生凝聚人心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确定了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总书记对新疆“独一份”的深切关怀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支持,为我们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提供了重大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起草好《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总结去年工作,客观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学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对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题主线突出。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最大特色。《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新疆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使命任务,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会关于2024年总体要求和12个方面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体现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政治担当和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心声。二是集中民智汇聚民意。《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分成4个调研组,赴全区14个地州市、40多个县(市)开展深入调研,摸实情、听真话,既到工作富有成效的地方去看亮点,又到困难问题多的地方去找难点;既倾听基层群众心声,又寻求破解之策,累计收集了80余万字的基础材料,征求意见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形成后,多次征求各地州市和自治区党委相关部门、政府各部门单位意见建议,累计汇总各类意见建议800多条,经逐条梳理、反复研究,最终采纳670多条。在此基础上,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广开言路,先后主持召开3场座谈会,既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顾问、参事、民主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又征求社会各界基层代表意见建议;既征求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又征求中央驻疆单位、央企代表的意见建议,3场座谈会参会代表共提出150条意见建议,其中46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予以采纳吸收,其余意见建议反馈给有关地州市和部门。三是内容凝练务实。《政府工作报告》用平实鲜活的语言、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突出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说教、生硬教条,少用专业术语、生僻词汇,突出各项举措可操作、能实施、见真效,使《政府工作报告》更具体务实、接地气。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内部会商研讨40余场、修改完善30余稿。可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治站位上有“高度”、布局谋篇上有“深度”、工作措施上有“力度”、民生情怀上有“温度”的报告。
问:过去的一年,是新疆发展史上极不寻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十一个方面总结了去年一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何认识和评价这张成绩单?
答: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一是主要指标很“靓”。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进出口总额增长45.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国前列。可以说,过去一年是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最好的一年,向全疆各族人民呈现了一份质量高、分量足、表现亮丽的成绩单。
二是发展成色很“足”。去年,农业、工业、服务业持续向好、稳中加速,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生产方面,粮食种植面积4237.2万亩、增加586.3万亩,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增量的六成以上。粮食产量2119.2万吨、增加305.7万吨,占全国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工业经济方面,煤炭产能达到4.6亿吨、新增产能6257万吨,原煤产量4.57亿吨、增加4407.2万吨、增量位居全国第一,“疆煤外运”突破1亿吨、增加四分之一。新增新能源装机2261万千瓦、是2022年的5倍多,新能源总装机达到6443.1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近五成。旅游发展方面,全区接待游客2.6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旅游人次相当于全疆2598万人口的十倍多,实现旅游总收入2967.15亿元,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2023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3%,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对外贸易方面,当年新增贸易额突破1000亿元、全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573.3亿元,创历史新高。我区进出口贸易额自2007年突破1000亿元,到2022年超过2000亿元,用了15年时间;而从2000亿元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我们只用了一年时间。民生福祉方面,2023年我区财政支出的近八成用于民生领域,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320.07万人次,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增速居全国第4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8.4%,如期完成向全区各族群众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涵养了民生情怀、厚植了民生底色。
三是支撑动能很“强”。过去一年,自治区坚持把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发展方向,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为经济持续增长夯实了“稳”的基础、注入了“进”的动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了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项目,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十亿元级项目分别达到41个、583个,开工建设百亿元级项目12个、千亿元级项目1个,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提供动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阿克苏阿拉尔高新区、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等一批重要国家级科创平台启动建设,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累计达到5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29家、达到1911家,创历史新高,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2256家、同比增长八成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大量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将进一步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培育和催生新质生产力。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全年邀请外国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企业商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390批团组、4300多人次来疆参访,自治区领导亲自带团出访中亚五国和欧洲、非洲、拉美、东盟、中东等有关国家和地区,其间开展一系列会见座谈、经贸对接、人文交往等活动,达成了一批重大项目合作。我区还加强与周边省区、援疆省市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这些都彰显了我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
问:今年是新疆发展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今年,自治区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3%左右。
上述预期目标,既充分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也充分考虑了今年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和区内外经济形势及各方面因素,既体现了国家所需和新疆所能,也是积极稳妥、契合新疆实际和符合社会预期的。从客观需要看,在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以及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都需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目标衔接看,这个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与“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目标相衔接,符合我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潜能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并着眼到2035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也为破解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缩小与其他省区市发展差距等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新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落伍、不掉队。从支撑条件看,这个目标同我区经济增长潜力基本匹配,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亲临新疆视察指导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更好紧贴民生凝聚人心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赋予新疆“五大战略定位”、批准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我区经济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开放力度越来越大,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和有利因素。虽然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实现今年的各项预期目标任务。
问:2023年我区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请问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
答: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我区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外贸外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特别是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创新平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我们重点突出了“三高”:一是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今年是我区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意义重大。要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安排部署,尽快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抓紧出台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建设实施方案并加快推进,全面启动129项改革试点任务,力争50%以上试点任务落地实施。要进一步加大改革赋权力度,制定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赋权清单,持续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复制推广一批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标志性成果。二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加快乌鲁木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效,积极构建“一中枢三支点”的中欧班列枢纽体系。着力推进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打造核心区南北两个重要支点。大力推进口岸经济带发展,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口岸经济”转变。推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建设方案(2023—2026年)》落实,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提升口岸通关效能。三是高水平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中亚峰会成果落地,重点加强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的务实合作。聚焦特色农牧业、能源资源、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与周边国家投资合作。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高质量办好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努力把中国—亚欧博览会打造成新疆扩大高水平开放、展示良好形象的亮丽名片。
问: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2024年我区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突出亮点和着力点?
答:2023年,我区科技事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和新突破。2024年,我区将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算力、电子信息、动力电池、航空器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新质生产力。一是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和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阿克苏阿拉尔高新区建设,支持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形成南北疆科技创新网络。同时,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深化“四方合作”和科技援疆机制,推动“组团式”科技援疆,面向中亚拓展科技协同创新,建立中国—中亚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国内外科技资源在我区加速集聚、各类科技成果在我区精准落地转化。二是积极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建设,围绕风力发电、棉花纺织等优势领域,加快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持续优化自治区创新平台体系,高质量建设新疆实验室、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培育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后备军。以实施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努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不断支撑和孵化更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是充分激发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点,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特别是发挥好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澎湃动力。
问:今年自治区再次提出了十件民生实事,是如何确定的,有哪些特点?
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紧贴民生、凝聚人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我们按照“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公平普惠、量力而行”的原则,经过广泛征集意见、认真研究论证,提出了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民生所盼、民心所向。我们于2023年10月启动了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征选工作,制定了《筛选确定自治区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并通过人民网、石榴云、自治区人民政府网、自治区政府服务网等平台及12345热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确保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真正把各族群众最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纳入今年民生实事范围。二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自去年10月开始谋划以来,我们认真研究、全面论证近年来我区及其他省区市推进实施的民生实事,并组织相关厅局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统筹考虑群众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现实基础条件提出2024年民生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从而确保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三是坚持公平普惠、利企便民。以办实事、解民忧为主线,聚焦养老托育、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生态环境、便民服务、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把民生实事办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比如,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一期工程惠及1100万人;实施中小学生爱眼护齿行动,涉及100多万中小学生;因地制宜建设1万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实施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100个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下一步,为确保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实施,我们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兑现承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各族群众普遍关心、长期关注、亟待处理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二是周密谋划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以务实举措推动十件民生实事早安排、早实施,有序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三是打造民生精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严把质量关口,全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实,把民生实事打造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放心工程,让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更高,生活更加美满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