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县民政局2024年法治工作总结
霍城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述职述廉述法报告,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年度内未发生违法行政案件。一是把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成立了民政局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依法行政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对全县民政工作按照民政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要求,结合实际,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有效实施,切实发挥其依法行政的基础作用。三是制定权责清单,规范民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执法监察职能,受理和处理民政相关案件举报投诉,查处各类违反民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努力形成执法的合力。
二、强化法治学习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法治建设工作。民政局党组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于民政法治工作以及民政法治宣传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引导党员干部争做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今年以来,先后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形式,集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社会组织管理条例》等民政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学习氛围。
三、落实法治责任
根据“一规划两纲要”,制定了《霍城县民政局法治民政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成立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党组对法治民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形成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分线抓,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形成层层落实责任的法治工作格局。制定民政局法治工作计划,根据自身职能,细化任务及相关措施,进一步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要加强“八五”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普法与执法相结合,积极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依规办事、依法执法。
四、营造法治文化宣传氛围情况
(一)开展内部学习教育。定期召开干部职工会传达各级各部门法治重要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级相关会议精神和民政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干部职工准确把握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挥好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二)开展基层法治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职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印制民生政策宣传手册,宣传资料免费向群众发放,内容涉及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民政救助等。截至目前,共开展殡葬政策、救助政策等宣传18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通过在法治文化阵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风气良好,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民政法治文化建设。在霍城县体育馆旁建立霍城县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一条街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加大民政法治文化宣传力度。在民政服务机构、社区服务设施场所中,更充分体现法治元素,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倡导制作推进婚丧习俗改革、宣传地名文化等有民政特色、有传播影响力的作品和节目。注重发挥城乡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在法治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五、依法履行民政职能。
一是精准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基本民生底线得到有效保障。截至6月底,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6136.07万元。其中:城乡低保金15579户19792人5103.4万元、特困供养金253人135.76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47人37.93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115人51.17万元、特殊儿童生活补助金15人11.3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8084人600.68万元、高龄津贴4083人137.3万元、临时救助1613人58.44万元。按照自治区统一安排部署,全面推行应用“新疆救助通”,对全县低收入人口精准开展家庭经济核查,纳入低收入人口保障范围22271人,其中:纳入低保19792人,特困253人、低保边缘户1899人、支出型困难家庭327人,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救助服务。加强与教育、人社、住建、医保、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的共享比对,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政策保障范围。认真落实“单人保”、收入核减、刚性支出扣减等政策,保持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实现低保扩围增效,有效消除“脱保”、“漏保”风险。二是加快构建县乡村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养老服务质效得到大幅提升。不断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每周开展1次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先后选派3名护理员参加伊犁州乡村振兴和安心养老护理员大赛,分别荣获个人一等奖和集体三等奖,养老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健全完善了入院流程、能力评估等各项制度,引导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目前已入住13人。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强化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卫生防疫、食品等重点领域监管,联合消防、市监等部门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守住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底线。三是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基本社会事务能力显著增强。积极开展婚前教育、婚姻家庭辅导和矛盾纠纷调解,依法依规办理结婚登记825对、离婚登记274对、补领补发408对、离婚冷静期登记620对。大力推进婚俗改革,于5月20日举办“缘定青春,共赴一生”集体婚礼,倡导婚事简办等移风易俗新风。安全有序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投入资金200万元实施霍城县节地生态公墓建设项目,推进绿色节地生态安葬蔚然成风。持续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联动发改、市监等部门强化综合监管,规范殡葬行业秩序。截至6月底,累计开展殡葬服务142场次。启动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同伊宁市、霍尔果斯市联合制定了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关于开展霍城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县地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建设,更新维护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55条。四是依法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社会组织质效得到明显提升。严格落实日常业务“六同步”工作机制,协同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形有效覆盖,依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审批及运行。截至6月底,全县33家社会组织已完成年检28家,办理注销登记2家。二是强化政策支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霍城县赛里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作用,投入资金70万元,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救助事务性服务示范项目、政府购买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示范项目、孤残儿童护理补贴项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服务项目,开展各类活动42场次,受益人数1100余人,有效推进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六、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工作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防止乱发文件,统一补正规范性文件报审资料格式。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凡是关系民政事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作出决策前都要进行合法性审查。二是及时清理规范性文件。根据规范性文件清理规定,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备案制度,做到有件必报、有报必审、有错必纠,严格审查标准,提高审查质量,切实提高发文的科学性、实效性、合法性,做到“应审尽审,应备尽备”;严格规范文件及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确保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经清理,我局2024年没有需要修订、废止的规范性文件。